“会姐,今天晚上7点到滨江阳光广场跳舞哈。”8月12日下午,笔者见到陈长会时,她正捧着手机和朋友微信视频。
62岁的陈长会是顺庆区原五里店邮政所所长,从事邮电工作30年,她见证并亲身感受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通讯方式的变迁。用她的话说,通讯工具的变化,折射出的是时代的变迁。
“摇把子”时代
一通电话要多次中转才能接通
1979年,22岁的陈长会进入岳池县邮电局,担任话务员,这个职业在当时可是个“香饽饽”。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南充用的都是磁石交换机。这种电话不像自动电话那样直接拨号就能打通,而是要打到邮电局总机,由话务员转接才能通话,打电话时都要通过‘摇把子’才能联通。”当时,用户打电话分为市内电话、农村电话、长途电话,都要经过人工转接,话务机房设置了市话台、农话台、长话台和挂号台。在邮电局打电话,要先登记、挂号、排队、预交押金,然后把记录单按不同地点分发到各接续台。
“在旁人眼里,话务员是份令人羡慕的工作。”16年的话务员生涯,陈长会最大的感受却是忙和累,平均每天要处理几百通电话,还要熟记几百家单位的电话号码,掌握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。“无论长途还是市内,一通电话要通过多次中转才能接通。”陈长会介绍,当时线路质量差,声音小得像蚊子叫,话务员必须扯着嗓子喊话,每天下班后话都不想说。
据陈长会回忆,1980年前后,南充开始用纵横制自动交换机取代磁石交换机,南充城区和个别县城陆续安装了自动电话。根据《南充市志———邮电篇》记载:到1986年,全市有纵横制自动交换机2000门。1992年,通讯设备再次升级,南充开通第一部程控电话,至此,磁石交换机退出历史舞台,南充结束了使用“摇把子”的历史。
陈长会介绍,与磁石电话比,程控电话具有接续速度快、业务功能多、效率高、声音清晰、质量可靠等优点。“程控电话接入以后,南充地区的家用固定电话才慢慢普及。”
移动时代
腰别“BP机”手持“大哥大”
电话固然方便,但高昂的安装费和通讯费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。“1992年南充刚开通程控电话时,装一部电话要花费3600多元,普通家庭很少有人能安得起。”陈长会告诉笔者,那时谁家安了电话,就像办喜事一样,街坊邻居都会来看热闹。
随着电话自动化之后,寻呼机、“大哥大”、小灵通等移动通讯工具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。上世纪90年代初,寻呼机作为一种前卫的通讯工具闯入大众的视野。寻呼机又叫BP机。“1991年底,南充购进北京京新无限寻呼(BP机)系统设备,设人工寻呼台。1992年初,正式办理无限寻呼业务,当年售出BP机1033个,1993年增设自动寻呼台,同年底,无线寻呼用户达到2471户。”《顺庆区志———邮电篇》记载,1999年底,顺庆寻呼发展进入高峰期。
“当时谁要是有一部寻呼机,是一件很‘洋盘’的事。”陈长会介绍,在寻呼机兴起不久,“大哥大”作为寻呼机的“黄金搭档”应运而生。
“‘大哥大’和寻呼机比起来,档次高多了,因为它打破了固定电话的限制,让电话动了起来,移动通讯开始真正发挥作用。”在陈长会看来,虽然“大哥大”方便,但买一部需要花费上万元,而且通讯费用昂贵。“当时的‘大哥大’,一个月需要50块钱月租费,市内通话费一分钟5毛钱,长途每分钟1元多,再加上双向收费、漫游费等,话费相当高,只有少部分人有能力购买使用。所以凡是那个时代腰别BP机、手拿‘大哥大’的都是非富即贵。”陈长会说。
互联网时代
智能手机功能全,4G网络全覆盖
上世纪90年代初期,移动电话异军突起,以更强大的科技支持和科技优势进入通讯市场。《顺庆区志———邮电篇》记载,1994年初,南充市邮电局投资近1600万余元,引进蜂窝移动电话设备和配套设备,同年,南充移动通信工程建成投用。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,手机用户开始增多,21世纪初期,无线寻呼业务正式退出通讯市场。
小灵通曾是南充乃至全国移动电话的主流。它单向收费、通话质量高,是当时最经济实惠的通讯方式。《顺庆区志———邮电篇》记载,2000年3月4日,南充电信在城区开办PHS无线市话(俗称“小灵通”业务),当年发展用户1.8万户。2002年7月,“小灵通”在南充各县(市、区)实现自动漫游。到2005年,“小灵通”用户极为普遍。
全国手机号码出租【全国最大的手机靓号网站】全国移动靓号出租全国手机靓号出租 联通5G打造复工计划 人们喜欢的手机号码为什 亡妻手机号码能继承吗 住房公积金手机号码怎么 五年不换手机号码的人值 车牌号为什么能被互换吗 号码不用别急注销 支付宝 在哪里购买的手机号码最